当前位置:首页>时政

第二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在厦门举行

时间:2023-06-16   来源:海峡新闻网

        6月15日至17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主办,福建省青年联合会承办,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厦门市、漳州市青年联合会协办,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支持的第二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本届论坛以“青春同心创未来 携手打拼谋复兴”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学者、青年社团负责人及青年代表近450人,共同参与了开幕式及主旨论坛、六个平行论坛、2023海峡青年社团圆桌会、两岸青年研学交流等活动。


17642f62e960b999afaf34e14d0ed3d8.jpeg


        主旨论坛以嘉宾演讲和台青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分“互学互鉴 同心同行”“融合发展 共享便利”“以己为桥 联通两岸”三个篇章。在“互学互鉴 同心同行”篇章中,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青委会主席吴杰庄细细道来大湾区未来已来的壮阔图景,台青李伟国叙说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在大陆大展身手的创业经历。在“融合发展 共享便利”篇章中,台青郭屹凡讲述“登陆”创业7年,一杯咖啡“拎”两岸的故事,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朱松岭表示将持续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生活、求学、创业、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在“以己为桥 联通两岸”篇章中,自媒体作家郭雪筠分享“北漂”十年的台北女孩看大陆的角度,黑猫两岸青年文旅基地代表赖赖、强森、大头生动介绍由两岸青年共同打造的“城内村”乡村振兴模式,共同演唱原创歌曲《两岸青年》。


2eacf458275c60aaefc4b9d44faddad5.jpeg


        15日下午,在漳州长泰举办“携手同行 筑梦乡村”闽台青年乡建乡创合作交流论坛。


f0966913f35ba346870716ca1d590774.jpeg


       16日下午,2023海峡青年社团圆桌会、海峡金融论坛·台企发展峰会及平行论坛举办。圆桌会和平行论坛活动侧重展示总书记回信一年来两岸青年各领域融合发展成果,多角度讲好台湾青年在福建的奋斗故事,全方位展示大陆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增强台湾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海峡金融论坛·台企发展峰会促成一系列对台服务创新成果——金圆集团“台港澳青年实习实训工作站”获福建省青年联合会授牌成立,闽港台青年创业平台和青创基金签约设立,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送上全链条资本市场服务“大礼包”。同步举办“汇聚青力青智 共创美好未来”苏台青年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论坛、“我在窗口写青春 浙里同心向未来”2023浙台青年就业·创业交流论坛、“溯源中华文脉 共叙两岸青情”鲁台青年文化交流论坛、“互学互鉴 交流交融”“才聚荆楚”鄂台青年实习·就业·创业交流论坛、“奋进新征程 创新向未来”2023川台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合作论坛。


        17日上午,分组前往江苏、山东、湖北、四川以及福建各地市开展两岸青年研学交流活动。


ae823d2839ea176892a1782f661bfa1f.jpeg


        本届论坛与往届相比呈现不少亮点。一是活动主题突出。论坛系列活动通篇贯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这一主线,从“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便利”和“面向台湾青年讲好大陆故事”三个板块开展互动交流;二是辐射带动面广。首次由其他省份青联牵头开展子论坛和延伸至全年的系列活动,有力提升海峡青年论坛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辐射带动内陆和沿海省市积极参与两岸青年交流工作,构建全域参与、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三是参与台青扩大。邀请约450名青年嘉宾现场出席各场次活动,其中台湾嘉宾303名,岛内嘉宾183名,首次参与论坛活动的“新面孔”占70%以上。四是内涵更为丰富。活动前期在网络发布十组《心近 行更远》系列视频和系列人物报道,活动中围绕就业创业、绿色生态、乡村振兴、文化创新等方面,开展各具鲜明特色的平行论坛和研学交流活动。


        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首届海峡青年论坛在福州揭开序幕,至今已成功举办21届。21年来,论坛秉持“让我们一起播种希望,让我们一起耕耘未来”理念,围绕科技、经济、文化、人才、体育、公益、就业、创业等议题,在促进两岸青年扩大交流、加深感情、增强联系上绵绵用力,领域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成为两岸青年交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青年社团负责人、青年企业家、大学生、创业青年、高层次人才……近20000名两岸青年在这里碰撞思想、畅叙友情、展示风采,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注入了青春力量。


中国海峡新闻网 记者 郑凯绮 杨惠茹 /厦门报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