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黄河岸边的仰韶文化圣地迎来两岸宾朋。10月25日,恰逢台湾光复纪念日这一特殊节点,第二届海峡两岸仰韶文化研讨会在河南三门峡渑池县圆满举办。来自两岸的230余位专家学者、台商代表及业界人士齐聚一堂,以“仰韶文化 两岸根脉”为主题,通过学术研讨、文化体验、产业对接三大核心环节,将文化认同转化为合作共识,为豫台经贸文化深度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的具体行动,本次研讨会突破传统模式,创新构建“四级联动”机制与“三个结合”模式,打造“学术研讨+产业对接+文化体验”三位一体交流平台。三门峡市从指导思想到任务分工制定五项精准规划,以“专班接送、医护保障”等贴心服务让台胞感受“老家河南的温暖”,用专业统筹与人文关怀保障活动全程顺畅。

学术研讨与文化体验交织,让千年文脉可感可触。在仰韶文化博物馆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台胞近距离触摸“小口尖底瓶”“月牙纹彩陶罐”,聆听史前文明的无声诉说;函谷关对台交流基地内,古战场的历史回响与两岸同源的文化记忆相互激荡。沉浸式体验中,陕州地坑院的民俗风情、澄泥砚的制作技艺、“十碗席”的醇厚滋味与仰韶酒的甘冽酒香,将史料中的仰韶文化转化为鲜活的生活体验。“触摸文物时,仿佛摸到了流淌在血脉里的根。”台湾嘉宾的感慨道出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

产业对接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亮眼成果。10月25日下午的两岸产业发展对接会上,三门峡市重点推介文旅文创、金属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市商务局、工信局分管领导现场指导对接。卢月香、刘雄等台商代表围绕合作方向建言献策,最终4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多项合作意向达成共识。依托三门峡特色资源与台湾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文创设计等技术优势,两岸融合正从“文化层”向“产业层”深度延伸。

豫酒龙头仰韶酒业的亮相成为交流热点。从欢迎晚宴到仙门山品鉴,再到酒厂参访,仰韶酒赢得台胞广泛赞誉,已有台商探讨将其推广至台湾及东南沿海。嘉宾们纷纷建言,提议仰韶酒业与金门酒厂打造“双连壸”联名酒、开展空瓶文创回收等合作,为两岸白酒文化交流与豫酒市场开拓提供新思路。目前,仰韶酒已出口17个国家和地区,正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两岸同胞的热忱参与彰显交流主流民意。台湾亚太文化艺术教育学会学者团提前一月订机票赴会,部分台胞从金门辗转厦门口岸赶来,会后又马不停蹄赴多地交流;台湾河南同乡总会虽因灾后救援未能到场,仍致函致歉并承诺后续合作。中央统战部网站、《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数十家媒体多角度报道,《香港每日电讯》以6种语言传播,台湾网红在社交平台分享见闻,让仰韶文化影响力跨越海峡、遍及全球华人圈。

此次研讨会不仅强化了两岸历史认同,更拓展了豫台合作空间。台胞们纷纷表示:“三门峡不仅是仰韶文化守护地,更是值得投资兴业的热土。”这场跨越海峡的文化之约,既接续了因台湾课纲中断的仰韶情缘,更搭建起心灵契合的桥梁。未来,三门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两岸文化传承与产业合作,让仰韶文脉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绘民族复兴画卷的坚实纽带。
中国海峡新闻网 记者 曾梧炫 /三门峡市采访报道
上一篇:厦门: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圆满落幕:文化为桥,17万人次共绘融合创新新画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