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侨联一行赴南安洪濑镇走访,挖掘中国羽毛球发展先驱故事
5月5日,厦门市同安区侨联副主席李添水率队前往南安洪濑镇,深入探访"羽坛双子星"陈福寿与王文教的传奇往事。南安市洪濑镇侨联热情接待,双方通过座谈交流、观看事迹影片、参观文教公园及王文教故居等活动,共同追溯两位先驱者的奋斗历程,为传承华侨爱国精神与中国羽毛球发展史研究积累了珍贵素材。
异国归乡:少年逐梦心向祖国
陈福寿(1932-2020)与王文教皆生于印尼侨胞家庭,年少即在羽坛崭露头角。陈福寿18岁入选印尼国家队,王文教亦凭借精湛球技闻名当地。但在异国赛场的荣光下,两人始终心系故土。1954年,在新中国体育事业召唤下,陈福寿毅然放弃印尼优渥条件,与先期回国的王文教一道,踏上建设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征程。
羽坛双星:赛场淬炼铸就传奇
两人搭档堪称"黄金组合"。1957年莫斯科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赛上,陈福寿与王文教默契配合,包揽男双、男单、混双三项冠军,成为国际羽坛佳话。赛场上,陈福寿以迅猛扣杀著称,王文教则以细腻网前技术见长,两人攻防兼备、相得益彰,创下国际赛事年度"三冠王"纪录,为中国羽毛球首次赢得世界瞩目。
执教生涯:桃李芬芳铸就辉煌
1960年起,陈福寿因伤转型教练,开启另一段传奇。他创新性提出"技术全面、快速多变"的训练理念,根据李玲蔚力量型、韩爱萍灵巧型等运动员特点定制方案。在他指导下,李玲蔚斩获48枚国际金牌,韩爱萍13次问鼎世界冠军。1984年尤伯杯夺冠、1986年实现卫冕,中国女队"五连冠"王朝奠基,皆离不开他的悉心栽培。
王文教则长期担任国家队教练,培养出林丹、谌龙等世界冠军。2019年,他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羽毛球人。
精神传承:侨界同心共谱新篇
在王文教侄子王聪明的引导下,探访团一行在洪濑镇看到了保存完好的王文教故居,泛黄的奖状、训练笔记承载着岁月记忆。南洋归侨的赤子情怀,在两代人守护中愈发清晰。正如同安区侨史学会庄志鹏会长所言:"两位前辈用一生书写了'爱国、拼搏、传承'的精神谱系,这正是新时代侨界青年最珍贵的教科书。"
从印尼归侨到国家队栋梁,从赛场名将到金牌教练,陈福寿与王文教用青春和热血浇筑起中国羽毛球的基石。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部体育奋斗史,更是海外侨胞心系家国、投身民族复兴的生动缩影。如今,中国羽毛球稳居世界巅峰,而两位先驱者的精神,正如洪濑镇文教公园内的雕像般,永远指引着后来者在逐梦路上奋勇前行。
中国海峡新闻网 记者 陈志成 通讯员 陈勇猛/福建厦门市釆访报道
上一篇: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筑牢作风防线 激发担当作为 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