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平市借力9.8贸洽会平台,向国内外客商全面推介“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武夷山水品牌:以千年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为底蕴吸引投资,充分展现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与丰硕成果。目前,南平已获评全国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国家级绿色“金牌”,正加速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在产业布局上,南平市聚焦生态优势产业,构建多元发展格局。武夷山依托“双世遗”与国家公园品牌,以“五个一”为绿色发展方向:做美“一座山”,升级文旅体验;做深“一根竹”,延伸竹产业链;做香“一片叶”,壮大茶产业;做活“一瓶水”,开发优质水资源;做全“一只鸡”,完善肉鸡加工链,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
竹产业方面,南平重点推进精深加工空间布局:以建阳、建瓯“两徐”竹经济产业园为核心区(规划面积约41平方公里,启动区约5000亩),布局笋竹精深加工及竹机械、新材料研发等配套产业;以邵武、延平等地为示范区,侧重竹标准材生产与竹生化产业;以政和、武夷山等地为示范区,主攻竹茶具、家具等生活用品制造,推动竹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三茶”统筹发展理念首提地,南平全力打造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其地处北纬27度世界黄金产茶区,是红茶、乌龙茶、白茶发源地及万里茶道起点。当前,南平已完成“万里茶道”申遗规划编制,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持续推动茶文化传承与茶产业、茶科技深度融合。
水资源开发与肉鸡产业同样成果显著。南平水资源总量达275亿立方米,居福建省首位,已探明35处矿泉水水源地,年可开发量约511万吨,2024年全域主要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100%,其低矿化度矿泉水富含硒、钙等微量元素,开发潜力巨大。肉鸡产业则依托链主企业圣农集团,该集团构建了从原种研发到物流运输的完整产业链,位列全球白羽肉鸡行业第六、亚洲第一,形成特大型产业集群。
未来,南平市将继续以打造生态文明典范、绿色产业高地、乡村振兴样板、文化传承标杆为目标,加快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中国海峡新闻网 记者 陈志成/综合报道
上一篇: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集中整治市容市貌 焕新镇域环境获群众认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