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台海

福州台湾会馆

时间:2024-05-17   来源:海峡新闻网

三坊七巷内有一座融合福州特色与台湾元素的老建筑。这座宅邸是复建于2020年的福州台湾会馆,原址位于福州市中山路原贡院附近,曾是清末台湾士子参加福建乡试、进京会试时的栖息之所,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历史渊源。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台湾实施科举后,台湾生员士子要想考举人,就要到福建省会福州参加乡试。事实上,台湾建省后,也并未单独成为乡试单位,台湾秀才要升格为举人,仍然当循福建乡试和顺天府乡试二途。为错开台风季节,台湾士子通常三四月就要抵达福州,直到九月放榜后才返回台湾。有感于台湾学子跨海应试,居住艰辛,福建台湾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刘璈(1829 -1887),筹款1.5万两在福州贡院附近购建了可供300余人居住的台南、台北两郡试馆。同时,提银3000两,委托在京绅友,在北京购建全台会馆,旨在供台湾举人赴京参加会试时栖身暂住,同时也作为在京乡人聚会联谊的场所。为鼓励台湾士子参加科举考试,清政府还在闽台一体统筹录取的基础上,为台湾考生增加入场考试人数、提供保障录取名额、实行官船接送制度等激励保障制度,这些举措都对台湾学子产生巨大吸引力。


会馆展厅内有一幅大金榜装饰十分引人注目。它是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原件扫描图制作而成,上面记载的是清同治七年(1868)殿试的进士榜单。其中,二甲第25名是“末代帝师”陈宝琛,与他同榜的还有排在三甲第118名的台湾士子杨士芳。据统计,科举制度在台湾施行的200多年间,共产生了33名文进士、306名文举人,涌现了不少师生同榜、一门六举人、父子进士、舅甥进士、翁婿进士等佳话。有意思的是,台湾多为福建移民,福建宗亲科举高中,台湾宗亲也会悬挂功名匾额,以“牵亲引戚”、同沾喜气。


与此同时,清政府从省城派出大量教职人员赴台施教,每届乡试则有数百上千的台湾文武监生赴榕应试。这极大促进了两岸在文化、教育、人员等各方面的联系与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普及。


历经时代变迁,两郡试馆原貌已渺不可寻。2018年,福州市决定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复建台湾会馆。许多台湾民间人士得知消息,纷纷捐献出珍贵的文物史料。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复建后的福州台湾会馆通过历史主题展区、当代专题展区、交流活动区等区域,连接起过去与今天。来访者可以透过各方捐赠的史料文物回溯闽台科举制度的渊源、榕台民众交流交往的历史,也可以在交流活动区的“台胞之家”开展教育、经济、文化等交流合作活动,完成一场从古至今的时空穿越。会馆自202011月揭牌以来,迎接参观宾客超过40万人次,再现了当年台湾士子下榻会馆时,热络的闽台文化交流场景。


IMG_0026.jpe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