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某小区内一场因物业费欠缴引发的冲突,在多部门联动调解下迅速平息。面对物业公司未经告知便拆除业主水表的激烈行为,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严正指出:“物业服务人无权以停水等方式催缴物业费,这是有明确法律禁止的。”随后,在综治中心、派出所、执法大队、社区等部门人员的共同监督下,物业当场恢复供水,业主也承诺尽快补缴费用,一场剑拔弩张的矛盾就此化解。
据悉,该业主因家庭困难已四年未缴纳物业费,期间物业公司多次催缴均未成功。然而,物业选择擅自拆表停水的方式“维权”,却直接触碰了法律红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44条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接到业主投诉后,靖城镇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执法大队“接诉即动”,半小时内便抵达现场核实情况。
调解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对物业公司进行严肃的普法教育,清晰阐明其行为的违法性质及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让物业认识到自身做法的错误;另一边则耐心倾听业主的实际困难,细致讲解按时缴纳物业费是业主的法定义务,引导其理解物业提供服务的不易。在情理法的交融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既维护了业主的基本生活权益,也督促其履行应尽义务。
这并非个例。在基层治理中,靖城镇始终坚持法治思维与人文关怀并重。除了及时化解邻里、物业等纠纷,镇综治中心与司法所还严格落实刑释解矫人员帮教管理责任制,主动延伸帮扶触角。去年,了解到部分特殊困难人员生活陷入窘境后,工作人员积极协助他们申请生活救助金,用政策温暖为困难群体“雪中送炭”,不仅有效预防了因生活无着可能引发的矛盾隐患,更帮助他们重新点燃了生活的信心。
从果断纠正物业违法催缴行为,到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靖城镇以法律为底线守护公平正义,以服务温度回应群众期盼,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民生关爱落到实处。这一步步扎实的基层治理实践,不仅夯实了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更持续提升着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中国海峡新闻网 记者 陈志成 通讯员 汤进通/漳州市南靖县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