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于10月16日在四川峨眉山隆重开幕,来自全球54个国家及地区的5092名武术选手齐聚一堂,展开激烈角逐。在本次赛事中,由黄石市体校培养并输送至中国国家队的武术套路运动员王奔发挥出色,在女子单项器械套路直剑(武当剑)D组中一举夺魁,并在女子徒手套路其他套路D组中斩获第三名,为中国代表队赢得世界冠军荣誉。
耀眼成绩的背后,是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王奔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均为残疾人,幼年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儿童。尽管家庭条件有限,家人始终支持她的爱好。从小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她,钟情于刀枪棍棒与武打片,早早展露出过人的运动天赋。小学二年级时,王奔被体育老师发掘,进入武术训练馆,开启了与武术的不解之缘。基本功训练艰苦卓绝,许多孩子因疼痛放弃,唯独她咬紧牙关,坚持完成每一个动作。三年后,她凭借出色表现入选市武术队,随后在省赛中脱颖而出,进入省队接受系统训练。
2020年1月,知音心理董事长来自台湾的凯丽老师赴训练中心进行心理关心时,曾与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的王奔深入交流。被问及“会想家吗?”她轻声回答:“想爸妈。”而当被问到梦想时,女孩稚嫩的脸庞扬起,坚定地说:“想当世界冠军。”五年后,这个当时看似遥远的愿望,在她日复一日的坚持下,终成现实。从初离家庭时的哭泣与沉默,到逐渐坚定自信,王奔用八年时间完成了从“娇娇女”到“女汉子”的蜕变。2017至2020年,她连续夺得省级比赛金牌,并于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获武术套路女子二类传统拳第二名,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
成长之路从无坦途。十三岁转入成人组后,王奔屡受挫败,却始终秉持“做最好的自己”的信念,日复一日坚持训练。2024年,她终于在全国冠军赛传统赛区夺得女子劈挂拳第二名,获评全国健将,重返奖台。
面对训练与学业双重压力,王奔白天训练,夜晚挑灯苦读,用一百多个日夜的拼搏,于2025年成功考入上海体育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专业。入学军训期间,她接到国家队征召,以中国代表队成员身份出战本届世锦赛。当同学们享受国庆假期时,她独自在训练馆默默加练,最终以世界冠军的成绩,兑现了八岁时的梦想。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王奔在给家人的微信中写道,“但从领奖台走下来的那一刻,一切归零。冠军是昨天的句点,更是明天的起点。”八年,近三千个日夜,她几乎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只有训练馆里日复一日的重复、汗水与疼痛相伴。肩伤发作时举不起剑,腿伤复发时难以蹲稳,腰伤严重时夜不能寐,但她从未停训。“运动员哪有不受伤的?”她总是这样说,仿佛那些伤痛不过是追梦路上必然的音符。
从残疾家庭的留守儿童,到世界武术冠军的领奖台,王奔用近乎固执的坚持与纯粹的热爱,书写了一段属于这个时代的“少年强则国强”。前路仍长,高手云集,但她已习惯在归零中重新出发,在伤痛中笃定前行。
上一篇:台湾青年小郑探访福建澳角村:“靠海吃海”玩出新花样,两岸乡村发展觅得共通密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