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台海 社会 文旅 视频 财经 体育 社评 科技 艺文 两岸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台海

以文化筑桥,绘融合新篇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 交易会在厦开展

时间:2025-10-30   来源:海峡新闻网

山海相连,文脉相承;创意为媒,融合共生。1030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活动旨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新格局,聚焦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通过多元展示、深度对话与务实合作,开启两岸文化交流与产业对接的新篇章。


IMG_7998.jpeg


当天上午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开幕式上,取自两岸的海水在文博会现场交融汇聚,生动诠释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血脉相连的深厚内涵;象征古代智慧的“天工仪象”与现代数字科技迎面相遇,清晰勾勒出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的鲜活轨迹,为本届文博会奠定了创新融合、情感共鸣的宏大基调。


IMG_8003.jpeg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总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创新采用“1+4+N”的办展模式,打造1个文旅产业综合成果展,全景式呈现两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两岸文博IP授权展、工艺精品展、数字视听展、创意设计展四大主题展区,聚焦两岸互动、数字创新、产业发展、文旅消费、活动惠民等多元内容,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同时,各类论坛、推介会、路演展演等330多项配套活动同期在主展馆以及各区分会场亮相,全方位展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两岸文化交流成果。


IMG_8004.jpeg


10月30日举办的“数字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圆桌会议”,汇聚权威专家和行业精英,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博领域创新应用、馆藏资源授权政策、AI创作版权归属等专业议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提供全新解决方案;10月31日举办的“跨行业IP授权生态链构建交流会”,将邀请文博机构、品牌企业、投资机构等共同参与,通过案例分享和投洽交流,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推动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


IMG_8007.jpeg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持续聚焦文旅赋能产业发展,聚焦省市文化旅游发展及文旅产业项目对接,汇集了北京、上海、重庆、哈尔滨、太原、南京、成都、西安、拉萨以及香港、澳门等城市、地区组团参展,带来各地特色文化资源与产业项目,形成跨区域文化交流矩阵。澳门馆通过VR科技展示申遗成功二十年来的保护成果与城市人文风貌。福建省九地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厦门六区均在文博会现场设立主题馆,突出展示各区市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项目和拳头产品,促进优秀文化资源跨区域合作与开发。同时通过各省市地区项目推介,助推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项目洽谈,吸引科技、金融等跨界领域技术资本注入,促进文旅产业有效融合。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举办一系列丰富的惠民活动,释放文旅消费新活力。“两岸美食展区”集结两岸40家名店,推出日月潭红茶、台南蚵仔酥、卤肉饭等台湾在地美食,配套举办“非遗大师秀场”、非遗美食表演或两岸主厨PK秀、“金烟火奖”评选、“两岸美食·云上烟火直播季”等互动环节,让观众在美食香气中感受两岸饮食文化的交融创新。厦门全城设置19个分会场,联动厦门市美术馆、金沙书院、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等文化艺术空间,推出艺术展览、创意市集、文化讲座、手作体验等系列活动。在集美十里长堤,市民游客可尽享2025集美咖啡季的悠闲与醇香;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可全景式感受千年闽南的文化艺术魅力;在五一广场,与全民共享沉浸式阅读体验,感受书香鹭岛的文化魅力。此外,首次推出“文博大礼包”,覆盖吃喝行玩,联动厦航空厨、凌云玉石博物馆、惠和石文化园、红点设计博物馆、在厦有礼等诸多品牌开展联票优惠,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拓展文创产品的市场曝光与销售路径。


持续在抖音打造“遇见闽地有艺人”品牌项目,邀请蔡氏漆线雕传习所理事长张学平、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明良、泉州珠绣技艺传承人陈克忍、闽南剪瓷雕传承人林欣墙、惠安女服饰传承人蒋碧红等六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千万级文化博主焦绿儿及数十位达人深度联动,通过沉浸式探访、亲手实践等创新形式,以镜头为媒介、以体验为纽带,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壁垒,让非遗技艺在当代社交平台焕发全新生命力。


IMG_8014.jpeg


海峡两岸文博会以其专业高度、文化深度与产业广度,持续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为构建两岸融合发展新格局注入持久动力,谱写“以文化筑桥,绘融合新篇”的时代华章。


中国海峡新闻网 记者 杨惠茹 郑凯绮/厦门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