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台海 社会 文旅 视频 财经 体育 社评 科技 艺文 两岸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文旅

工业遗存“破茧”记!龙泉望瓯·陶溪川:一头连农特产品,一头连全球游客

时间:2025-10-31   来源:海峡新闻网

   在龙泉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傍晚时分的暖黄灯笼映着红砖老墙,摊位前的龙泉香菇、青瓷吊坠与手工皮具相映成趣,荷兰艺术家的青瓷作品展与本地农户的农特产品摊仅隔几步——这是记者近日在龙泉市走访时见到的热闹场景。谁能想到,这个商文旅融合的网红地,曾是被时间遗忘的工业厂房;如今,它不仅是龙泉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标杆项目,更成了工业品下乡、农特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新纽带。


26e5f283e4af479344b065104dee9763.jpeg


  “摸一摸这面红砖墙,它见证了龙泉工业的百年变迁。龙泉望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园区建筑告诉记者,这里的前身是1917年的浙江省立改良瓷业工厂,后来又历经工具厂、艺术瓷厂等身份,直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启动,才迎来破茧重生。项目保留了烟囱、钢架仓库等工业遗存,却在内部植入青创空间、直播基地、创意集市,让老厂房变成了新平台


  记者在现场看到,常态化举办的望瓯创意集市是街区的流量担当:近千位摊主里,既有带着青瓷茶具、迷你宝剑的本地手艺人,也有捧着高山茶叶、椴木香菇的农户,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创客。不用交摊位费,周末两天能卖两千多块,比在村里等着收购划算多了!来自龙泉兰巨乡的农户周师傅,正忙着给游客装袋香菇,他说这是第一次把农产品直接卖给城市游客和外地客商。据统计,截至目前,集市累计成交额已超3000万元,真正让农特产品走出了山


700eae2ab3db41eadf72bcea10f62664.jpeg


  不止接地气,这里更有国际范。在园区国际艺术展厅,荷兰艺术家Susan Kooi的青瓷龙形作品正在展出,细腻的釉色与灵动的造型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负责人介绍,项目启动以来已举办国内外文化活动100余次,2023年下半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预计2024年将突破180万人次。游客来了,不仅买农特产品,还会带走青瓷文创、体验铸剑技艺,形成了文化吸引客流、客流带动消费的良性循环。


cc8f36ef060c584dac16b9eb886bf360.jpeg


  青年创客是这里的活力源泉。街区内5000平方米的邑空间青创区,71位年轻创业者正忙着研发新品、直播带货。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店铺全是自助购物、自助结账,能省不少人工成本,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设计上。创客小林刚通过直播卖出一套青瓷茶具,他说园区提供的展示和销售渠道,让年轻团队的创意有了变现的可能。


caa8ac544ab57621a60731d39bb3bfa0.jpeg


   离开时,夜色中的望瓯·陶溪川仍人声鼎沸:直播镜头前,主播正介绍龙泉宝剑的锻造工艺;摊位旁,游客提着装满农特产品和文创的袋子笑意盈盈。从工业遗存到文化空间,从单向销售到双向流通,望瓯·陶溪川的蝶变,不仅为龙泉县域商业注入了新动能,更书写了商文旅融合促共富的生动答卷。


 中国海峡新闻网  记者    曾梧炫  /浙江省龙泉采访报道


相关推荐